一个一个的小区块,这些小区块整合成一个圆形,让机器手臂上的读写头去存取。
这个小区块就是
磁盘的最小物理储存单位,称之为扇区
(sector)
,那同一个同心圆的扇区组合成的圆就是所谓的磁道
(track)
由于磁盘里面可能会有多个磁盘盘,因此在
所有磁盘盘上面的同一个磁道可以组合成所谓
的磁柱
(cylinder)
我们知道同心圆外圈的圆比½大,占用的面积比内圈多啊!所以,为了善用这些空间,因此外围的圆
会具有更多的扇区
(
16
)
就如同图
0.2.5
的示意一般。此外,当磁盘盘转一圈时,外圈的扇区数
量比½多,因此如果数据写入在外圈,转一圈能够读写的数据量当然比内圈还要多!
因此通常数据
的读写会由外圈开始往内写的喔!这是默认值啊!
另外,原本硬盘的扇区都是设计成
512byte
的容量,但因为½期以来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,为了减
少数据量的拆½,所以新的高容量硬盘已经有
4Kbyte
的扇区设计!
购买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下。
也因为这个扇区的设计不同了,因此在磁盘的分区方面,目前有旧式的
MSDOS
兼容模式,以及½
新的
GPT
模式喔!
在½新的
GPT
模式下,磁盘的分区通常使用扇区号码来设计,跟过去旧的
MSDOS
是透过磁柱号码来分区的情况不同喔!相关的说明我们谈到磁盘管理
(
第七章
)
再来聊!
.
传输½面
为了要提升磁盘的传输速度,磁盘与主板的连½½面也经过多次的改版,因此有许多不同的½面喔!
传统磁盘½面包括有
SATA, SAS, IDE
SCSI
等等。
若考虑外½式磁盘,那就还包括了
USB,
eSATA
等等½面喔!不过目前
IDE
已经被
SATA
取代,而
SCSI
则被
SAS
取代,因此我们底下
½½½绍
SATA, USB
SAS
½面而已。
.
SATA
½面
如同
华硕主板图示
右下方所示为
SATA
硬盘的连½½口插槽。这种插槽所使用的扁平电缆比½窄小,
而且每个装置需要使用掉一条
SATA
线。因为
SATA
线比½窄小之故,所以对于安装与机壳内的通
风都比½好!因此原本的
IDE
粗扁平电缆½面就被
SATA
取代了!
SATA
的插槽示意图如下所示:
0.2.6
SATA
½口的扁平电缆
(
图标取自
Seagate
网站
)
由于
SATA
一条扁平电缆½½一颗硬盘,所以妳不需要调整跳针。不过一张主板上面
SATA
插槽的
数量并不是固定的,
且每个插槽都有编号,在连½
SATA
硬盘与主板的时候,还是需要留意一下。
此外,目前的
SATA
版本已经到了第三代
(
17
)
每一代之间的传输速度如下所示,而且重点是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