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磁柱
(Cylinder)
通常那是文件系统的最小单位,也就是分区槽的最小单位啦!为什么说『通常』
呢?因为½来有
GPT
这个可达到
64bit
纪录功能的分区表,
现在我们甚至可以使用扇区
(sector)
号码来作为分区单位哩!厉害了!
所以说,我们就是
利用参考对照磁柱或扇区号码的方式来处理啦!
也就是说,分区表其实目前有两种格式喔!我们就依序来谈谈这两种分区表格式吧。
.
MSDOS (MBR)
分区
表格式与限制
早期的
Linux
系统为了兼容于
Windows
的磁盘,因此使用的是支持
Windows
MBR(Master Boot
Record,
主要开机纪录区
)
的方式来处理开机管理程序与分区表!而开机管理程序纪录区与分区表则
通通放在磁盘的第一个扇区,
这个扇区通常是
512bytes
的大小
(
旧的磁盘扇区都是
512bytes
喔!
)
所以说,第一个扇区
512bytes
会有这两个数据:
.
主要启动记录区
(Master Boot Record, MBR)
:可以安装开机管理程序的地方,有
446 bytes
.
分区表
(partition table)
:记录整颗硬盘分区的状态,有
64 bytes
由于分区表所在区块½有
64 bytes
容量,因此最多½能有四组记录区,每组记录区记录了该区段的启
始与½束的磁柱号码
若½硬盘以长条形来看,然后½磁柱以柱形图来看,那么那
64 bytes
的记录
区段有点像底下的图示:
2.2.2
、磁盘分区表的作用示意图
假设上面的硬盘装置文件名为
/dev/sda
时,那么这四个分区槽在
Linux
系统中的装置文件名如下所示,
重点在于档名后面会再½一个数字,这个数字与该分区槽所在的位置有关喔!
.
P1:/dev/sda1
.
P2:/dev/sda2
.
P3:/dev/sda3
.
P4:/dev/sda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