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dev/vda7: SEC_TYPE="msdos" UUID="6
032
-
BF38" TYPE="vfat"
[root@study ~]#
nano /etc/fstab
UUID="6032
-
BF38" /data/win vfat defaults 0 0
[root@study ~]#
mkdir /data/win
[root@study ~]#
mount
-
a
[root@study ~]#
df /data/win
Filesystem 1K
-
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% Mounted on
/dev/vda7
509672 0 509672 0% /data/win
事实上,你应该使用
gdisk
来处理
GPT
分区就好了!不过,某些特殊时刻,例如你要自己写一只½
本,让你的分区全部一口气½立,
不需要
gdisk
一条一条指令去½行时,那么
parted
就非常有效
果了!因为他可以直½½行
partition
而不需要跟用户互动!这就是它的最大好处!
鸟哥还是½议,
至少你要操作过几次
parted
,知道这家伙的用途!未来有需要再回来查!或使用
man parted
去处理
喔!
7.7
重点回顾
.
一个可以被挂载的数据通常称为『文件系统
, filesystem
』而不是分区槽
(partition)
喔!
.
基本上
Linux
的传统文件系统为
Ext2
,该文件系统内的信息主要有:
o
superblock
:记录此
filesystem
的整体信息,包括
inode/block
的总量、使用量、剩余量,
以及文件
系统的格式与相关信息等;
o
inode
:记录文件的属性,一个文件占用一个
inode
,同时记录此文件的数据所在的
block
号码;
o
block
:实际记录文件的内容,若文件太大时,会占用多个
block
.
Ext2
文件系统的数据存取为索引式文件系统
(indexed allocation)
.
需要碎片整理的原因就是文件写入的
block
太过于离散了,此时文件读取的效能½会变的很差所致。
这个
时候可以透过碎片整理½同一个文件所属的
blocks
汇整在一起。
.
Ext2
文件系统主要有:
boot sector, superblock, inode bitmap, block bitmap, inode table, data block
等六大部分。
.
data block
是用来放置文件内容数据地方,在
Ext2
文件系统中所支持的
block
大小有
1K, 2K
4K
种而已
.
inode
记录文件的属性
/
权限等数据,其他重要项目为:
每个
inode
大小均为固定,有
128/256bytes
两种
基本容量。每个文件都½会占用一个
inode
而已;
因此文件系统能够½立的文件数量与
inode
的数量有
关;
.
文件的
block
在记录文件的实际数据,目录的
block
则在记录该目录底下文件名与其
inode
号码的对照表;
.
日志式文件系统
(journal)
会多出一块记录区,随时记载文件系统的主要活动,可加快系统复原时间;
.
Linux
文件系统为增加效能,会让主存储器作为大量的磁盘高速缓存;
.
实体链½只是多了一个文件名对该
inode
号码的链½而已;
.
符号链½就类似
Windows
的快½方式功能。
.
磁盘的使用必需要经过:分区、格式化与挂载,分别惯用的指令为:
gdisk, mkfs, mount
三个指令
.
分区时,应使用
parted
检查分区表格式,再判断使用
fdisk/gdisk
来分区,或直½使用
parted
分区
.
为了考虑效能,
XFS
文件系统格式化时,可以考虑加上
agcount/su/sw/extsize
等参数½佳
.
如果磁盘已无未分区的容量,可以考虑使用大型文件取代磁盘装置的处理方式,透过
dd
与格式化功能。
.
开机自动挂载可参考
/etc/fstab
之设定,设定完毕务必使用
mount -a
测试语法正确否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