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例:
½
文件名中的
(
根
)
目
录
也
备
份下
来
,并察看一下
备
份
档
的
内
容
档
名
[root@study ~]#
tar
-
jp
P
cv
-
f /root/etc.and.root.tar.bz2 /etc
[root@study ~]#
tar
-
jtf
/root/etc.and.root.tar.bz2
/
etc/locale.conf
/
etc/hostname
/
etc/aliases.db
#
这
次查
阅
文件名不含
-
v
选项
,所以
½
有文件名而已!
没
有
详细属
性
/
权
限等
参数
。
有发现不同点了吧?如果加上
-P
选项,那么文件名内的根目录就会存在喔!不过,鸟哥个人½议,
还是不要加上
-P
这个选项来备份!
毕竟很多时候,我们备份是为了要未来追踪问题用的,倒不一
定需要还原回原本的系统中!
所以拿掉根目录后,备份数据的应用会比½有弹性!也比½安全呢!
.
½备份的数据½压缩,并考虑特定目录的½压缩动作
(-C
选项的应用
)
那如果想要½打包呢?很简单的动作就是直½½行½打包嘛!
[root@study ~]#
tar
-
jxv
-
f /root/etc.tar.bz2
[root@study ~]#
ll
....(
前面省略
)....
drwxr
-
xr
-
x. 131 root root 8192 Jun 26 22:14 etc
....(
后面省略
)....
此时该打包文件会在『
本目录下½行½压缩
』的动作!
所以,你等一下就会在家目录底下发现一个
名为
etc
的目录啰!所以啰,如果你想要½该文件在
/tmp
底下½开,
可以
cd /tmp
后,再下达上
述的指令即可。不过,这样好像很麻烦呢~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可以『指定欲½开的目录』呢?
有
的,可以使用
-C
这个选项喔!举例来说:
[root@study ~]#
tar
-
jxv
-
f /root/etc.tar.bz2
-
C /tmp
[root@study ~]#
ll /tmp
....(
前面省略
)....
drwxr
-
xr
-
x. 131 root root 8192 Jun 26
22:14 etc
....(
后面省略
)....
这样一来,你就能够½该文件在不同的目录½开啰!鸟哥个人是认为,这个
-C
的选项务必要记忆一
下的!
好了,处理完毕后,请记得½这两个目录删除一下呢!
[root@study ~]#
rm
-
rf /root/etc /tmp/etc
再次强调,这个『
rm -rf
』是很危险的指令!下达时请务必要确认一下后面½的档名。我们要删除
的是
/root/etc
与
/tmp/etc
,
您可不要½
/etc/
删除掉了!系统会死掉的~
^_^
.
½½开单一
文件
的方法